“因为一道特殊的命令,这些刚从战争硝烟中走出来的军人,征尘未洗又向荒原挺进,就地转业屯垦戍边,把根深深扎在昆仑山下、大漠腹地,把一生献给了祖国边疆……”在十四师四十七团老兵精神展示馆里,讲解员向石河子大学法学院赴第十四师二二四团九、十连理论普及宣讲社会实践团成员们讲述着沙海老兵的故事,把众人的思绪带回到沙海老兵们的英雄岁月。
大漠、荒田,平沙莽莽入黄天;绿洲、犁头,铁骨铮铮展新颜。塞外的雪下了又融,草黄了又青,从风华正茂到眉宇沧桑,一直在战斗,一生在坚守。原始简陋的地窝子、一尘不染的旧军装、锈迹斑斑的坎土曼、相濡以沫的老照片……团队成员感悟纪念馆内一桩桩从千里奔袭到铸剑为犁的光荣事迹,体悟一件件从屯垦戍边到代代相传的感人故事。
沙漠劲旅,解放和田
故事的开始,是一场黄沙里的“长征”:日夜兼程十八天,行程一千五百八十里,一千八百名官兵徒步穿越“死亡之海”——塔克拉玛干大沙漠,胜利解放和田。
1949年12月5日,四十七团前身——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五团的1803名官兵接到命令:火速进军和田,赶在新年到来之前解放和田。当时,摆在官兵面前的路有3条,其中两条沿途有人有水、行军方便,但要多绕行五六百里路。但这意味着,完成任务的时间就会延后。
“不能让和田人民多受一天苦,我们要抢时间,早日解放和田……”为了尽快抵达和田,官兵们选择了最近但也是最艰难的一条路——徒步穿越被称为“死亡之海”的塔克拉玛干沙漠。
最终,历时18天,徒步急行军790公里,官兵们胜利平叛解放和田,书写了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又一壮举。
“我们是人民解放军,能进去就一定能出来,坚决征服塔克拉玛干大沙漠!”终于,部队于12月22日成功抵达和田,这支天降雄师铸就了军队史上的传奇,惊艳了整个世界。而一封封决心书也在纪念馆里的灯光下永远闪耀着,字字如铁,青史流传。
图为人民解放军进军沙漠 颜晓玉供图
年华垂暮,传奇永存
2005年的清明节,站在妻子王秀兰的坟墓前,王传德呆呆地望着军帽,回忆两个人之间的过往点滴。王传德是第一批到和田屯垦戍边的战士,而王秀兰则是响应党和国家号召,第一批来到新疆的山东女兵。两人在和田一起屯垦戍边、建设边疆,朝夕相处数十载,是朋友、是战友、是知己、是妻子、也是亲人,可如今却早已经天人两隔。王传德紧紧攥着缝在一起的军帽,眼眶湿润、悲从中来:
“秀兰啊,你走的时候,我忘了把军帽给你戴上,今天,我把你的帽子缝在我的帽子里,我戴着这顶帽子,就好像我们永远在一起。”
良久,起身、鞠躬、戴帽,再次抬起头来,目光不再游离、眼神愈发坚定,对着身后的子女说道:“兵团事业需要后人接续,兵团精神要世代相传,屯垦戍边是国家交给兵团的任务。我们这代人老了,干不动了,你们年轻人要是再都走了,开出的地谁种啊?组织调你们走,那我没办法;如果是怕苦、怕累想调走,想让我找关系,没门!”
严肃而坚定的话语背后是王传德老人对这片故土的热爱,即使硝烟已经散去、荒漠已成绿洲,可这始终是他们为之战斗的热土、是他们魂牵梦绕的故乡,是他们芳华无悔的希望,是他们每每提起总会容光焕发,热泪盈眶的地方。
放剑扶犁脱军装,坚守两万七千余个日夜,戈壁滩上建明珠,谱写屯垦戍边的新篇章。七十余年,少年已生华发,初心却从未改变。“献了青春献终身,献了终身献子孙”的老兵精神在茫茫戈壁赓续传承,而老兵们最赤诚的热爱也盛开在天山脚下,永远意气风发。
图为老兵英雄纪念墙 姚若珺供图
丰功伟绩,永垂不朽
岁月失语,唯石能言。大漠落日,“三八线”老兵纪念园笼罩在一片金色之中,在一座座肃穆的墓碑之下,埋葬着一位又一位朴素而高尚的老兵。团队成员在老战士悼念碑前集体默哀,聆听来自西北风漠的低语。
“报告司令员!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二军第5师15团的战士,一生扎根边疆、世代建设边疆,我们做到了!我们胜利完成了您交给我们的屯垦戍边任务!”
2021年4月,在新疆石河子军垦博物馆广场的王震将军雕塑前,松柏静立、远山静默,凛冽的寒风拍打着十七名耄耋之年的老兵,铿锵的宣言激荡在这片他们奋斗终身的地方。列队、肃立、脱帽、敬礼,老泪纵横,观者动容。这是老兵们执行了一生的命令,这是将士们跨越半个世纪却依然庄严威武的军礼。
图为和田解放纪念碑下的团队合影 宋梓辰供图
“扎根新疆、热爱新疆、屯垦戍边”为主要内涵的老兵精神,体现了不计名利、艰苦奋斗、报效祖国的奋斗精神,体现了默默无闻、平凡中彰显伟大的人格魅力,体现了吃苦耐劳、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,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品质,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从军旅到沙地,最赤诚的热爱,盛开在茫茫戈壁;从韶华到白发,最执着的坚守,捍卫在天山脚下。而天山昆仑下的驼铃也与昂首前行的铿锵誓言一道、与执行了七十年的命令一起、与跨越了半个世纪的军礼一同铭刻在人民心中,遥相呼应、传承接续……
(文:宋梓辰)